中文  |  English
校训:立德树人,兼济天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2022年度工作计划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始终围绕《昆明理工大学学分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试行)》和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聚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及课程档次、课程思政、教材、教学环节规范建设,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改革,青年教师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升,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及提高深造率,柔性引进高水平师资等,重点是查找与对标学校专业的差距,努力追赶以缩小差距。

2022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一)专业建设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

目标:力保环境科学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具体措施:继续动员各方面力量、责任到人,跟进所有专家。

2、学科综合评价指标增量建设

目标:环境工程A、资源环境科学B+、环境科学为B。

具体措施:课程、教材、师资、测试、就业等每项指标有1-2项增量突破。

3、组织新一轮校级教学成果奖征集报送

目标:1项校级一等奖及以上。

具体措施:广泛动员、有针对性发掘3-5项有潜力的教学成果。同时,进行资源整合,储备下一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

4、新工科建设和协同育人项目有突破

目标:力争签订1项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协同育人项目1-2项。

具体措施:拓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产教联盟和现代产业

学院建设。

5、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开

目标:每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案例整理完成至少3个,编写完成课程思政教案,全员参与校级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

具体措施:举办学院级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比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

6、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班创新能力培养

目标:在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上积累一定经验,取得部分成效。

具体措施:完成10次以上青年科学家讲座;研讨制订3门创新班专业类课程大纲;完成3门创新班专业类课程试点教学;完成创新班师资力量配备;定期开展本科生学术沙龙。

7、完善学院本科实习管理细则

目标:形成学院正式文件。

具体措施:就细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力量修改。

8、制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

目标:形成学院正式文件。

具体措施:就实施细则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出台实施。

9、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工作

目标:继续确保公正、公平、公开进行研究生推免,顺利推进并完成本项工作。

具体措施:依照2020年完成修订的学院文件分阶段完成数据收集与公示、面试程序。

10、新型实习基地开拓与建设工作

目标:开拓建设新实习基地资源1-2个。

具体措施:推进与北控水务、四川化工集团展开现代产业学院和实习基地新协议的签订;拓展、深化、巩固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各观测台站的实习联系。

11、教学基层组织建设

目标:以责权利统一为主要手段,做实以系为单位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学科及专业带头人组织本科教学目标。

具体措施:逐步将本科教学工作转移至专业系,由专业负责人指导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

1、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目标: 1)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2门;2)5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完成;3)完成院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4)推进线上课程资源建设1-2门。

具体措施: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准逐条补短板,推进校级一流课程建设进度。

2、推进国际一流课程档次建设进度

目标:《环境地学概论》达成国际一流,《环境影响评价》国际一流建设全面展开。

具体措施:筹集经费支持《环境地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在课程、教材、师资、测试方面进行国际一流建设。

3、推动3个专业所有核心课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

目标:1)环境工程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全面进行一流课程建设;2)资源环境科学和环境科学各3门开展建设,力争在下一轮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中有2-3门达到要求。有3-4门课程达到

国内一流课程档次,其余课程达到国内平均水平。

具体措施:以院内立项方式动员所有专业核心课程老师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经费为1万/门;所有当学期开设课程完成课程档次申报,资料提交不全或不合格者学院定为D级,计入年度绩效考核。

4、推动所有专业类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目标:院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二等奖的课程8-10门获得建设资助,建成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具体措施:通过院内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以院内立项方式鼓励、推动所有专业类课程老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建设经费为1万/门。

(三)教材建设

1、课程教材选用、引进与审查工作

目标:继续开展并顺利完成课程教材选用、引进与审查工作。

具体措施:由学院教材审查专家委员会完成下半年教材选用、引进与审查工作。

2、继续推进教材建设

目标:推进3本自编教材的出版进度。

具体措施:(1)督促学校立项的经典教材系列-《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版)》、特色精品系列-《资源环境研究方法学》、新兴重点系列-《废物资源化工程原理》、《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的出版进程;(2)推进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班教材建设进程,以资助教材须积极申报校级及以上优秀教材立项。

(四)课堂教学改革

1、持续推进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目标:专业核心课程2-3个课程团队及其成员达到基本相同的教学水平。

具体措施:完成全部专业核心课程老中青梯度式师资配备,强化课程负责人职责,继续探索、落实集体备课模式与方法。

2、推进虚拟仿真实验立项和建设

目标:1)新立项1-2项;2)已立项项目有阶段性成果供检查;3)增加已建成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受益面。

具体措施:鼓励、指导、推动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合作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申报,搭建与相关企业沟通的平台。

3、完善过程考核改革

目标:发掘整理有学院特色的过程考核经验供推广。

具体措施:鼓励任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过程考核新模式。

4、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进课堂

目标:让课程思政进课堂推得动、讲得好、有效果。

具体措施:组织好院级、校级课程思政比赛和专家辅导、督导听课评价。

5、进一步完善考教分离

目标:1)建成课程试题库5门;2)建立试题质量评判分析机制;3)筛选1-2门核心课程进入跨省跨校命题的考教分离序列;4)探索与对标高校专业的课程团队建立联合命题、联合阅卷、联考机制。

具体措施:补充已立项考教分离课程试题库,完善出题质量

控制措施。选择1-2门实现跨省跨校命题的课程,建立与对标专业课程团队建立联合命题、联合阅卷、联考机制。

(五)本科教学师资建设

1、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师资能力建设

目标:完成2020-2021年新进教师本科教学课堂准入能力专家评审。

具体措施:强化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全环节培养的传帮带,落实新进教师助教环节,进行新进教师全程助课考核验收工作。

2、坚决推进执行所有教师无条件服从专业安排为本科生上课的执行力度

目标:确保所有专任教师服从系级组织工作安排;确保副高职以上老师为本科生上课高于16学时。

具体措施:(1)以定课程、定内容、定时间的办法进行落实;(2)将系级组织进行的工作安排全面纳入本科绩效考核,并实现工作安排与绩效考核分开。工作安排由系级组织负责,教师服从安排程度与实施效果与绩效核算挂钩,由教务办严格依记录核定,即两不见面,切实落实功在平时、功在过程,杜绝人情与面子干扰。

3、名师进课堂

目标:1)国内外高水平师资为本科生上课不少于10次;2)企业专家为本科生上课不少于2门次。

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和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功能,以各科研团队为交流沟通平台,积极联系国内外高水平师资、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筹集经费4万元左右,引进国

内外高水平师资及企业专家为本科生上课。

4、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目标:环境工程专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所有新进专业教师具备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能力。

具体措施:与合作企业开办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班。

(六)就业质量建设

1、持续开展精准的全方位考研指导

目标:与学工紧密协调配合,力争完成年度升学深造率指标。

具体措施:1)三年级复习方向和重点辅导、报考学校及专业辅导、录取毕业生传经送宝;2)考后情况了解与心理疏导;3)复试前礼仪、专业知识、复试技巧指导;4)与名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增加推荐录取成功率。

2、继续开展精细化就业指导

目标: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具体措施:1)继续开设生涯规划教授课堂;2)继续开设优秀企业家进校园讲坛、校友面对面会客室;3)继续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与实践,4)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与产教联合。

(六)扩展本科教学特色

1、继续作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的培育与申报

目标:争取在本年度基础上有所进步。

具体措施:发动全院力量作好服务,聘请专家作好项目指导。

2、继续作好创新创业项目储备与培育

目标:指导教师和项目储备数量保持稳定。

具体措施:对所有教师进行“双创”大赛性质与项目要求、指导技巧培训,配套一定经费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3、继续提高教师和本科学生参与其他类别学科竞赛的参与度。

目标:在参与学科类和比赛获奖等次上有突破。

具体措施:为参赛师生提供参赛条件,作好服务工作。

4、推进本科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工作

目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或专利有所突破。

具体措施: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新班的建设为平台,落实《昆明理工大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1-2篇,专利申请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