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校训:立德树人,兼济天下
创业故事——付剑

从小我的父母就希望我有一个“铁饭碗”,也就是大家通俗认为的公务员或编制单位的工作。第一次听到母亲的想法我就极力反对,我告诉母亲,“我喜欢自由的生活,不想生活在“条条框框”之中”。从那天开始,60后与90后的博弈就持续了那之后的10多年。一如高考完填报志愿的不服从调剂,这种博弈直到高考那年我抱着考不上志愿学校就去打工的想法儿被昆明理工大学录取而稍微有了一丝停息,但创业还是就业的博弈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结束。

初识昆明,是嘈、陌生、兴奋、更是恐惧。上大学之前,我还从未踏上过大城市的路面。我想每个新生的经历定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则可能是这独一无二中最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其中之一。从第一次坐两块钱的公交车到不知道如何买地铁票的尴尬,再到舍不得15块的打车费。我和女朋友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想象了无数次的学校。天空中下着丝丝小雨,衬托着我期待又不安的复杂心情。我们拖着厚重的行李,一波三折终于走到了终点。最后,她把我送到了昆明,我把她送到了成都。那天下着小雨,公交走走停停、恬园很是遥远;

创业是从一股子热情开始的,不知道干什么,也不清楚怎么干,但是一提到创业,那时候就会立马热血沸腾。直到一个推销坐垫的学长走进了16-608的宿舍,创业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军训时候别人军训完逛校园吃饭打游戏,连个手机都没有的我在宿舍楼下摆起了地摊,卖起了生活用品。同样穿着迷彩服的大家投来异样的眼光却无人问津这地上为数不多商品,仿佛这个和他们差不多的少年更值得关注。一小时后第一次摆地摊结束,什么都没卖出去,羞怯的少年灰溜溜的收起了地摊。

“这个小伙子很不错,新生就敢跟我出去敲宿舍推销,之后肯定能干成大事”。正如一件畅销品,我立马被“交易”到了其他学长手里,这一次,我卖起了外卖。2015年的大学城,景明南路还没有修好,坐公交车到大学城地铁站都是上下颠簸的。那时候“美团”还不为广大学子所认知,更没有后来的“饿了么”,回想我还经历了百度外卖的疯狂推广。现在想起来,昆工宿舍楼的夜晚似乎还有我和我和舍友余顺利串楼道卖外卖的身影,特别是那几句“炒饭、炒米线、炸洋芋、炸豆腐”依然记忆犹新。同样记忆犹新的还有那一晚上74份外卖的销售业绩,后来好像再也没人打破。

大一的生活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对我来说,也是痛苦的。两个月后,我失恋了,喝酒呕吐,喝酒,然后再呕吐。我在想,如果我的能力再强一些,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了。于是乎,我决定在大学里做几件“大事”出来,只要能锻炼能力,我就去做。

学期末,学长夏时栋毕业了。他没有找工作,也没有考研,更没有考公务员,而是坚定的选择了创业。而我,二话没说就加入了创业的团队中。就这样,“昆工夜市”开业了,一个纯属大学生创业的夜市开业了。利用课余甚至是课内时间,从施工装修到购买食材,从烹饪制作再到引入商家,从0到1,我和团队其他成员在没有工资的前提下靠着憧憬与创业的自豪感经营着我们的理想。经营期间,我与同学院创业合伙人之一的刘亚辉一同参加了学院的组织的SIYB创业课程。“如何创办一家企业,从一个企业想法开始”,至今我依然记得,交通工程学院的张强老师在给我们培训时上第一课时的情景。短短一周的集中培训课程,大家模拟了一个企业的诞生以及如何写一份创业计划书,而这些,也对后来我的创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卫生许可,消防也不达标,“终于”在2017年3月份,昆明创文尾期,梦想第一次夭折了。连同夭折的,还有一起创业的兄弟。带着仅存的300元,大家吃了个散伙饭。那天,整晚都是我们梦碎的碰撞声。但创业的火苗却在杯子的碰撞声中蕴开了火花。这时我意识到我的大学生活,已过了1/4,也就是这天后,我决定自己创建一个团队,于是“TZ创客”团队成立了。

大二下半年,为了团队的生存,团队卖过被子、电动车、毕业季大学生行李收寄、卖电话卡、回收二手书、驾校招生等事情我们都有涉足。2017年11月,在总结了之前失败经验的前提下,我与团队核心成员胡庭厅、宋士旭三人在看到小程序的风口下一同注册了“云南泰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小程序推广定制以及数码设备的渠道供应。2017年11月-2018年1月,针对大学生零食配送需求,我和胡庭厅以及左学智三人启动了名为“零嘴坊”的项目,分别在昆明理工大学以及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启动试点,结合O2O模式进行零食配送,服务学生宿舍100多间。最终在不计人力成本的情况下,自主运营两个月。经过总结发现项目人力成本过大且政策受限,于两月后终止项目,及时止损。大二学年,在亲自组建团队后我们再次经历了失败,虽然再次失败,可不知道为何每经历一次失败,创业这件本来游走在学习与就业之间的事情,却好像把前两者甩得越来越远。我们创业上瘾了,只要活着就还有机会,只要活着就要继续创业。

 这一年,我遇到了今后创业路上的另外一位合伙人许详。一位昆工毕业后进入了国企两年后,辞职重新创业的创业者。在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另一种选择的自己。于是乎,莫名的吸引力下,我们一起做起了驾校,名曰“老斯基驾校”。

大二寒假,在许详的指点下我第一次接触了教培行业,回家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假期辅导班,取名“状元辅导班”,在请到了三位文理状元的条件下,我重回高中母校进行宣传讲座,并且得到了校长的支持,没想到第一次就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第一次成功后,我便在大三

的暑假扩大经营,先后召集团队成员在云南保山龙陵县龙山镇、勐糯镇;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庙街镇、弥渡县城;昭通市昭阳区乐居镇以及宣威市格宜镇等地开设了共7个分点,一个暑假期间带领团队成员突破营收20余万元。这一次,团队终于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活动中取得了一丁点的胜利,而这次胜利也对毕业后我的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18年底,驾校合伙人因观念上的差异选择散伙清算。共服务学员超300人次,营业收入超120余万,带动同期创业人员超80人次。毕业季,大家都在忙着考编制、考研、找工作、写论文,2019年初,我与许详一同合伙创立了“嵩明领军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在缘分的撮合下一同扎进了教培行业。此时距离毕业还有半年,我提前走出了校园。

如今毕业已经过去一年,从创立领军教育培训学校至今,领军教育已累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超百人次带动同期及往期大学生就业人数超20余人次,创造单年营收突破90万。

已经毕业一年的我回想起曾经的创业路,还会想起当年一路支持我的那些兄弟以及创业的点点滴滴。毕业后老胡去了重庆的一家国企,老宋去了北京的千禧鹤餐饮集团,老左回大理巍山从事农业创业,老朱选择毕业后同我一同加入领军教育。团队也有的人选择了考研,还有人还在继续完成大学学业,不管怎样,现在我们聊起来当年的创业点滴仍然热血沸腾,大家总是在聊什么时候出来在次创业。一路走来,从当初的愣头青到如今亲自踩了很多坑的“秃头大叔”,一路上有很多的遗憾,败过也赢过,但是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随心所欲,但是从未随波逐流。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创业故事中有所启发或者有所帮助,致敬每一个时间的朋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