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校训:立德树人,兼济天下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环境学院开展“走好当代长征路·挺膺担当强国梦”主题实践活动

2025年7月7日至10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重走信仰之路 砺行青春长征”主题实践团一行11人,赴陕西省延安市开展“走好当代长征路·挺膺担当强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青年理想”三大主题,选取延安为实践主阵地,开展了一场有厚度、有温度、有深度的青年信仰之旅。

对话延大学子,共话时代责任与青年使命

实践团队在延安大学开展了以“长征精神铸魂 绿水青山践行”为主题的交流座谈活动。我方成员结合前期参加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活动的经验,从讲述者视角谈如何将红色故事讲得真、讲得活、讲得进人心;延大学生则从“红色基因传承地”的视角分享了家国情怀的代际延续。座谈现场,双方还共同进行“长征精神长卷·青年共绘”环节,以画笔接续精神图景,用行动绘出信仰的延伸。这场跨校对话,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传承不是口号,而是青年之间的共识与共振。

走近长征终点,触摸胜利背后的信仰力量

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实践团观看巨幅路线图回顾长征壮举,通过讲解员的引导了解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至吴起的艰难征程,感受信仰的力量和理想的伟大。在简短采访中,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长征落脚点的历史意义与吴起县当今的红色传承实践,实践队员还邀请讲解员共同在“长征精神青年画卷”上写下寄语。

走进东征故地,理解由防御到进攻的精神转折

实践团走进延川县红军东征革命纪念馆,实地了解红军东征由守转攻、挺进山西的重要战略意义。讲解员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东征战役如何打破困局,坚定了中国革命的主动性。参观结束后,我们与讲解员进行简要交流,并特别邀请其在“长征精神青年画卷”上题写寄语。简洁而有力的字句,也为我们的精神实践注入了红色力量。

走入延安旧址,感悟信仰落地的思想高地

实践团队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毛泽东会见斯特朗旧址、领袖故居与中央大礼堂,深刻理解“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远见,感悟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为民奉献的精神风范。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团队聚焦延安整风运动等核心展区,全面了解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进一步体会到延安精神的核心不仅是艰苦奋斗,更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自我革命的高度统一。

沉浸式观演,感受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

实践团队沉浸观看《再回延安》话剧,生动舞台再现烽火岁月。演出以一位老兵回到故地的视角,穿插展示了延安十三年中战斗、生产、学习、牺牲的场景,情节紧凑、情感真挚、表演动人。

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红色历史通过舞台表达,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唤醒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信仰共鸣。它告诉我们,长征精神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可以活在今天、指导未来的精神资源。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长征落脚点、东征故地与延安旧址,实地感悟红色信仰的力量。在参观、采访与互动中,团队成员从讲述者成长为践行者,把长征精神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学习中坚定理想,在行动中传承精神,走好属于我们的青春“长征路”。

昆工声音

今天我们来到了吴起开展一场有深度的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从“延安精神”志愿宣讲的讲台出发,奔赴长征的胜利落脚点,这不仅是一场红色朝圣之旅,更是一场青春信仰的再确认,希望同学们将这份信仰带回校园,带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属于青年的长征路。

———实践团指导老师 陈明义

踏入东征纪念馆,纪念馆的每一面墙、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那个民族危难的时刻,红军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东征的征程。红军东征的历程,见证了无数英勇将士用生命铸就的辉煌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红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践团成员 杨思琪

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的重要历史见证地。馆内陈列着红军用过的步枪、军号、电台和军衣,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对信仰的坚守。最令人动容的是那双破旧的草鞋,它真实地诉说着长征途中每一步的艰难险阻。长征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伟大的精神远征,跨越了千山万水和生死考验,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丰碑。

———实践团成员 罗羽